不先讓他們感到疼,他們又怎么會知道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,平等來之不易。
斗米恩升米仇的道理,放到什么時代都適用。
文明的進程,是需要有個過渡階段的。
吃七個包子能吃飽,你不能跳過前面六個包子,直接去吃第七個包子。
你征服了不知仁義禮智信為何物,只懂得叢林法則的蠻夷,沒讓他感到疼就把他當(dāng)?shù)o供著。
他不會記你的好,他只會覺得你賤,你就好這口。
為了討好你,可不就得上桿子滿足你的這種癖好嘛。
想要讓他們覺得你是個好人,對他們很好,他們得感恩的前提是。
你得先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好,什么是壞,讓他們分得清好壞。
你不能拿你的認知,去試圖理解峨眉山猴子的認知和行為邏輯。
你覺得你給它口吃的,它就會覺得你是好人,它就會感念你的恩情。
結(jié)果呢
左鹿蠡王野利鹿山翻身上馬,掃視了一圈,厲聲喝道:“都哭什么哭,又不是回不來了?!?/p>
“李陵大人是大夏的河西都督長史,掌管著大夏整個河西境內(nèi)的兵馬?!?/p>
“待你們完成了任務(wù),李陵大人自會控制住姑臧城中的守軍,放你們出城。”
“此番有我陪著你們,要死也有我陪著你們一起死,你們還有什么好擔(dān)心的?”
此行為了避免這些人因為不信任李陵而出什么岔子,帶隊的不僅有左鹿蠡王野利鹿山。
還有號稱白狼羌第一勇士的狼騎統(tǒng)領(lǐng),戈羅。
當(dāng)然,知道事情內(nèi)幕的,只有野利鹿山一人,他也做好了送死的準備。
拓那赤昨天晚上就叮囑過他,董川可以死在他們?nèi)魏稳说氖种校^對不能死在李陵的手中。
不然李陵就是殺官造反。
同時,他們這些人,在事后也必須死在李陵的手中。
因為大夏人極為看重仁孝二字,大夏人經(jīng)常掛在嘴邊的就是一句話就是,大夏以仁孝治天下。
他們這些人殺了董川,作為董川的義子,李陵必須得為董川報仇,否則站不住腳。
為了部族的未來,他沒得選,只能用自己和這些人的命,為李陵鋪平道路,讓李陵成為真正的河西都督長史。
“出發(fā)。”李陵一抖韁繩,調(diào)轉(zhuǎn)馬頭,戰(zhàn)馬嘶鳴著邁步向前。
一百名羌族勇士緊隨其后,馬蹄踏碎晨霜,在荒原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跡。
隊伍最末尾,一個瘦小的身影突然從人群中沖出,踉蹌著追了幾步。
“阿哥!”少女撕心裂肺的喊聲在風(fēng)中破碎,“我等你回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