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這些人,最終都是以狩獵隊的名義,從縣衙獲取了新的身份,領到了兵器。
白天的時候,秦明把這個隊伍分成了兩隊。
一隊以郭峰為隊長進山打獵,一隊以趙二牛為隊長,上午簡單地操練陣型和射術,下午的時候,則開始在村里修建房子和圍墻。
這段時間的秦明簡直花錢如流水。
因為村子憑添了十來個人口,所以秦明高價買入了大量的糧食。
如今的黑山縣,一段時間的糧價高得嚇人,但現(xiàn)如今,隨著南方的小規(guī)模豐收,糧價小規(guī)模的降價,秦明趁機囤積了一些。
兩千石的糧食花費了秦明一千六百兩銀子,而這些糧食,是足夠一百多人吃半年多的。
另外秦明還一口氣新建和修繕了幾十間的土房,花費了四百兩銀子,足可以容納一百多人的居住。
最后就是馬匹,秦明買了二十多匹,一匹上等好馬三十兩銀子,總共花了六百多兩。
這一波的屯糧買馬加上蓋房,一口氣花費了兩千六百兩的銀子,雖然有些肉疼,但看著初具規(guī)模的隊伍和整齊的馬隊,秦明覺得值了。
前任里長秦會房子是村里唯一有高墻的磚瓦房,前院和后院被改成了糧倉和馬廄,算是整個村子最安全的地方。
秦明的這些支出都是經過精心算計的,他想把民壯團的規(guī)模上限最終定為一百人左右。
不過想要完成這個目標,目前來說不大可能。
因為婁知縣給他劃定的狩獵隊上限只有二十人。
超過了這個人數(shù),縣衙是不會再給他武器以及新身份的,而且也會引起縣衙那邊的警覺。
這年頭朝廷是不允許地方有私人武裝的,限制民間藏匿兵器,就是這個原因。
很多士族和大戶人家的私兵,要么是以農夫為基礎,要么就是大戶的‘家丁’,沒有人敢明目張膽地組建隊伍。
所以現(xiàn)在的秦明只能走‘少而精’的模式,人數(shù)暫時只能限制在婁知縣許可的二十人之內,不會輕易再拓展民壯團的人數(shù)上限。
“秦哥,今天算是賺大了!”
這天,郭峰領著狩獵隊回到村中,而在他的身后幾人,則抬著大量的獵物。
“收獲如何?”
秦明眼前一亮。
“六只兔子,兩只山雞,還有兩頭青羊!”
郭峰滿面笑容,說道:“這大黑算是幫了大忙了,隔著大老遠就能發(fā)現(xiàn)獵物,我們十幾號人一直都跟在它屁股后面跑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