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明跪坐蒲團,低眉垂目道:師尊,弟子自知早年造下極深yin業(yè),來此之后,日日念經(jīng)暫得心安,但歸去后該如何懺悔修行?請師尊指點迷津。。。
云棲子拂塵輕掃,取凈水一盞,潑在玄明身上,道:癡兒,道門不講罪業(yè),只論承負。你當初為活命而為之,如舟行濁浪,不得不shi衣。如今既已shi了,待干便好!”
玄明眉頭緊皺:可弟子畢竟曾犯下最不齒的yin業(yè),若不持戒懺悔,如何安心?
云棲子喝了一口茶,慢慢說道:你當知——全真持戒,是為斬斷俗緣,專修性命;正一火居,是以俗世為道場,借事煉心。你既非全真受戒道士,又何必強求形式?
玄明似有所悟:那弟子該如何修行?
云棲子指了指心口:修行只在這‘心’字。吃素,是因慈悲,非因戒條;不近女色,是因清靜,非因恐懼。心中有道,市井亦是洞天;心中無道,道觀亦是紅塵?!?/p>
玄明終于舒展開了:師尊是說,弟子回去后,只需持守本心,行善積德,不必強求外在戒律?
云棲子頷首:不錯。但記住——‘心’若放縱,便是破戒;‘心’若清明,酒肉亦可為藥。
玄明頻頻點頭默記。
云棲子忽又斂笑正色道:只是那貴人借種舊事,既已過去,便莫再糾纏。他若來尋仇,你自有應對之法;他若不來,你亦不必自擾。
玄明深深一拜:弟子明白了。
云棲子捋了捋胡子:“我昨夜替你卜了一卦,你命宮現(xiàn)天芮星臨傷門,當有一劫。。?!?/p>
玄明和門外一直在聽的玉城都緊張了一下。。。
“但也并非無解。。。你既曾以色相布施,而今當以正念布道。他日若見饑民,可效太乙救苦天尊‘青玄相’,施粥濟困。見貧婦稚子,默念‘昔年我以欲海濟身,今以慈航渡人’?!?/p>
玄明神色稍緩:師尊是說,以善行轉(zhuǎn)舊業(yè)?
云棲子點了點頭,取出柏木人偶一具:刻你生辰于此,發(fā)髻藏三根自身白發(fā)。他日遇危,拋入火中誦‘白骨真人咒’,便可作‘金蟬脫殼’,逢兇化吉。
玄明雙手接過,聲音微顫:多謝師尊賜法!
云棲子忽地掀起道袍,露出了肋下一道疤:瞧見沒?四十年前貧道為盜賑災銀挨過三刀。道祖云‘上善若水’——你當學這蓬萊海,納盡濁流,吐出去仍是碧波萬頃。
玄明熱淚流下:弟子……明白了。
云棲子又掏出了一封信交于玄明:“此去塵世,若有疑難,可攜此信前往西安青霄觀,尋觀內(nèi)的監(jiān)院——玄方,說起來他也算是你和玄清的大師兄了!
其人外冷內(nèi)熱,雖性如古松,不茍言笑,然道法精深。汝若誠心求教,他必不吝指點。倘他日真欲出家,亦可由他引薦,受初真戒,入全真門下。然切記——道在自然,莫強求形跡!”
云棲子便起身,整理了一下道袍:“攜此信時,備二兩蒙頂石花茶,可破冰?!弊詈髶]了揮衣袖:去吧!玉城等你多時了,明日也無需辭行了!記住——蓬萊海納百川,你心當如是。
云棲子出門去了,留下了深深叩拜在地跪謝的兩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