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瑞爾:“矮人和人類愿意花重金交易龍鱗、龍骨和龍牙,如果你愿意的話?!?/p>
阿薩思難以置信,被她吃剩的殘渣居然還能拿來賣錢!對方還愿意出重金,到底是她見識少還是對方認知不高?
驀地,她想起了被她扔在火山的龍鱗和舊皮,難不成被她拋棄的“低硬度”舊物也能拿來換錢嗎?
阿薩思不知己富:“巨龍身上的東西很值錢嗎?”
陶瑞爾失笑:“一枚龍鱗能換五十個金幣,龍牙和龍骨的價值更高?!?/p>
在一頭巨龍面前談巨龍值多少錢,總感覺頗為冒犯。陶瑞爾本不想多說,誰知阿薩思適應良好,還問起了貨幣和物價相關的問題。
她對“價值”的概念很籠統(tǒng),只知金幣能吸引巨龍,卻又覺得它不應該只吸引巨龍。
她需要了解,然后再判斷該怎么利用。不然,這些金幣就對不起她一趟趟搬回來的價值。
陶瑞爾:“在很久以前,所有人以‘以物換物’的交易為主,可這種交易很容易引起沖突。為阻止不必要的惡斗,矮人與人類合力打造了錢幣……”
精靈對錢幣的誕生和使用并不上心,只是用的人多了,他們也跟著用而已。
即使三個紀元下來,錢幣已成為硬通貨,是財富的象征,可在精靈眼里它們依舊只是個工具,并對儲存錢幣毫無興趣。
原因無他,錢幣對精靈來說不是恒久之物。
也曾有精靈儲存過錢幣,還是金幣,誰知才過了區(qū)區(qū)五百年,他出去游歷時才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積蓄變成了“古幣”,用不了,得重鑄才行,因為金幣上雕刻的頭像人物早沒了,該人物象征的王朝也在三百年前覆滅了。
從此,精靈對錢更不上心,他們就沒見過這么沒價值的東西。
真有需要,他們會挑一件幾百年前的收藏去換錢,錢還來得非常容易。
陶瑞爾:“五十年前,一個金幣能換十個銀幣,現(xiàn)在能換十二個銀幣。在人類眾多的地方,一份簡單的餐食需要一個銀幣,一把劍或一張弓需要一個金幣。而在霍比特人居住的夏爾地帶,金銀幣不太通用,因為他們依然保留著先祖的習慣,喜歡跟人以物換物?!?/p>
在陶瑞爾的解說中,阿薩思總算意識到自身擁有著多大的價值。簡言之,她活著就是一座移動的金山,隨便拔一片鱗都是金子,走哪兒都不會缺錢花。
她悟了,原來不是巨龍喜歡財富,而是財富選擇了巨龍。
阿薩思:“陶瑞爾,龍鱗一類的物品交給你們處理?!?/p>
她告訴她,如果精靈有需要,想取用什么無需經(jīng)過她的同意,她并不在乎這些東西。
之后,阿薩思再度飛離密林,前往龍穴搬貨。持續(xù)不斷、風雨無阻,竟然也花了近一年的才搬空黑巨龍的寶庫。
這一年,阿薩思的飛行能力和風魔法造詣更進一步,前者已練成了她的本能,后者熟練到能幫她拖起載滿金幣的大筐。
當密林的冬季再度降臨,阿薩思總算有了大把空閑的時間,就見萊戈拉斯抱著一堆古卷進入干燥溫暖的龍窩,坐在一堆金幣上跟銀龍一起學了起來。
他說,他想治好父親被龍焰灼傷的臉,古卷中的草藥學或許能幫上忙。
提及瑟蘭迪爾,阿薩思就想起一年前初見甘道夫時、站在巫師身邊的那位精靈王。,神跡將離開中土,而中土將歸屬人類。”
據(jù)年長的精靈說,等最后一個精靈離開中土,阿門洲將不再開啟。尚未到來的第四紀元屬于人類,而與前三個紀元相關的一切將成為傳說。
而他們現(xiàn)在就活在“傳說”里,正在構(gòu)筑屬于自己的史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