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殿之上,朝臣們將況務(wù)匯報后,就是靜默至極,左右兩人之間恨不能聽到彼此滾動喉嚨的聲音。
出列之前,各自把欲說的言詞在腦中精修添減,他們?nèi)f沒料到一夜之間,這寶座之上的人變成了這位,疏懶的言行不得不急忙調(diào)整,信報不是說大王身殞了么?那這是什么?
轉(zhuǎn)瞬之間,一個個心念百轉(zhuǎn)千回,難道信報是假,故意報知死訊?為的是趁此時機(jī)試探忠奸?眾人越想越是心驚,不禁開始審視這些時日的言行。
終于,上首有了動靜:“本王聽聞眾位大人似是對小王子為儲一事有異議,可有此事?”
這要是圣太后臨朝,一個個忙不迭地往外跳,口若懸河地搬出禮法綱紀(jì)那套,這會兒卻無一人敢言。
“無妨,眾位心里怎么想的,只管道出?!焙粞蛹f道。
下首仍是安靜一片。
“所以就是無人反對了?”呼延吉威坐上首,沉聲道,“本王再問眾卿,小王子封為儲君可有異議?”
眾人心里忐忑,大王這話音到底是讓他們同意呢還是反對呢?
正在此時,一個聲音響起:“臣,反對立小王子為儲君?!?/p>
眾人抬眼看去,說話之人正是右大臣兀良哈,整個朝堂之上,除了大王,就屬他的官階最高。
呼延吉看了他一眼,并未顯出怒容,抬手道:“右大臣直言說來?!?/p>
兀良哈并無私心,他反對小王子為儲并非牽扯個人私怨,只因這位王子身上流有梁人血脈,他的立場不可能改變,哪怕君王要砍他的腦袋,他也是這么說。
當(dāng)然,對于前段時間,高家借用他反對的勢頭尋一痞賴妄圖掌權(quán),他也很氣憤。
哪怕那人有呼延氏之血,他也絕不會擁立不堪之人為王,相反,他還很支持梁妃斬殺此人。
“臣斗膽進(jìn)言,小王子算不上真正的夷越人,不論他將來如何英勇出色,他身上始終流有梁人的血,這點(diǎn)沒法改變?!必A脊^續(xù)道,“臣知大王疼惜小王子,哪怕賜他一品王的稱號皆可,卻不能立為儲君?!?/p>
按夷越的典章制度,這些本不該是問題,只要是大妃之子默認(rèn)為下一任儲君,若大妃有多位子息,那么便以長子為尊,只不過需等到王子成年后,才舉行冊立儀式,君王授冊印。
然而,現(xiàn)在的問題是梁妃并非大妃,而大王眼下又只此一子,再加上之前君王身殞的消息傳出,這才將王儲的爭議提上臺面。
呼延吉點(diǎn)了點(diǎn)頭,一條胳膊擱在椅扶上,身姿微斜:“眾位大人呢?也是這么想的?還有無同右大臣一樣看法的?”
群臣見兀良哈出列諫言,也紛紛出列直抒己見,言來言去,同兀良哈說得差不多,癥結(jié)就在小王子身上的梁人血脈,算不上真正的夷越人。
待到這些人言畢,先前支持小王子為儲君的朝臣們本想出列,卻見崔致遠(yuǎn)、阿史家還有羅家無動靜,便按捺下,只是默默立著。
呼延吉靜了一會兒,緩緩開口道:“眾位大人的意思本王聽明白了,眾位大人說得還是太婉轉(zhuǎn)了,本王把各位剛才的話轉(zhuǎn)譯得再直白一點(diǎn)。”呼延吉停頓片刻,接下來說道,“你們的意思是,小王子是梁人,并非夷越人,可是這個意思?”
幾名大臣忙向上躬身道:“非是如此啊,微臣們不是這個意思,小王子怎會是梁人?!?/p>
其他朝臣紛紛附和,就是再借幾個膽子,他們也不敢說小王子是梁人,他們只是說小王子身上流有一半梁人血脈。
呼延吉繼而又道:“既然不是梁人,那我兒就是夷越人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