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要過去的話去找老大吧,他知道后肯定會去的,而且這會他應(yīng)該知道了。
我過兩日再過去,這里的事還沒有處理完,你們先過去吧?!?/p>
姚廣孝要是這樣在朱棣面前說這些,也就不是姚廣孝了。
朱高煦非常清楚,如今姚廣孝對他們爭斗這些事避而不及,如今還遠(yuǎn)遠(yuǎn)沒有到需要姚廣孝去說朱棣的時候。
要是姚廣孝敢說,才會讓朱棣起疑心,明明隱居,卻是插手天家之事,還是關(guān)于大明繼承人這事,這個事情的敏感度,足夠讓朱棣多想,足夠讓姚廣孝之前的努力付諸東流。
皇帝生性多疑,這是亙古不變的,尤其是還是到了老年的皇帝,疑心更重。
至于朱瞻基,同樣的道理,要是連這點(diǎn)都不懂,也不值得朱棣這么看重了。
在朱瞻基還沒有成為太孫之前,還不夠看,哪怕成了太孫,在他們面前都不夠。
(請)
n
朱高燧的小心機(jī)
朱瞻基要是敢在朱棣面前嚼舌根子,這是覺得自己過得太好,朱高熾那個太子的位置太穩(wěn)了想要搞點(diǎn)刺激的還差不多。
這些道理,原身想不到,因為原身才是一個只會打仗的莽夫,而且到了后面,打仗的本事都退化了,心眼不成,武不就的。
朱高燧聞言,也是笑了,他雖然預(yù)感這招不會對如今的朱高煦有效果,但沒有想到是完全一點(diǎn)效果都沒有,果然不是以前他那個膽大人傻的二哥了。
“要不還是二哥呢,果然看得透徹,是我差點(diǎn)被蒙了眼。
不過二哥,你真不過去嗎?這事還是親自過去跟在皇上身邊為好,而且在那里,你也正好可以問皇上出去的事啊。”
朱高煦轉(zhuǎn)頭看著朱高燧,這個人一直在勸著自己過去,有問題。
轉(zhuǎn)念一想,朱高煦就明白了,朱高燧是必須要過去的,掌握錦衣衛(wèi)與北鎮(zhèn)撫司,不在朱棣身邊跟著,要出問題。
而如今朱棣的心情又不好,朱高燧這是為了不讓自己面對朱棣的怒火,將他拉過承受朱棣的怒火啊,尤其是他一旦又惹了朱棣,朱高燧不就又可以成為勸架的人了。
多來幾次,原本朱棣三選一,說不定他被踢出去后就成了二選一了呢?
雖然朱高煦覺得自己想得有些離譜,反正朱高燧這反常的樣子,不是什么好事。
如今朱棣正在氣頭上,他是一點(diǎn)都不想去,要跟朱棣談,起碼也得等姚廣孝把朱棣的情緒安撫下去之后再去談,不然沒有什么好結(jié)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