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太順利?”
“怎么個不太順利法?”
宋思銘懷疑地問道。
他記得潘建國跟他說過,青山市制酒廠倒閉后,員工普遍沒有得到妥善安置,現(xiàn)在日子過得好的沒有幾個。
潘建國主動提供工作機會給這些老同事,這些老同事應(yīng)該積極響應(yīng)才對。
“王培基這兩天也在聯(lián)系青山市制酒廠原來那些骨干員工,承諾給他們高薪,獎金,讓他們到寧川縣百祥制酒廠工作。”
潘建國解釋道。
“王培基……”
宋思銘皺了皺眉。
王培基,寧川縣百祥制酒廠的廠長,也是原青山市制酒廠技術(shù)部的經(jīng)理,前幾天,還在市國資委,和他們競爭青山醇的商標(biāo)。
商標(biāo)沒爭過,轉(zhuǎn)而又來爭青山市制酒廠原來那些骨干員工,只是為了單純的報復(fù),發(fā)泄不滿?
潘建國則是繼續(xù)說道:“我還聽說,王培基注冊了一下商標(biāo),叫青山醉?!?/p>
“青山醉,青山醇……”
“這是要搞高仿??!”
宋思銘瞬間想明白其中的邏輯。
“高仿?”
潘建國也回過味來,“王培基想攪亂市場,用青山醉以假亂真,搶青山醇的市場?”
“差不多是這個意思?!?/p>
“醉字和醇字差不多,如果包裝再差不多的話,普通消費者很容易買錯?!?/p>
宋思銘喃喃自語。
“那咱們花三百萬的青山醇商標(biāo),不是白買了?”
潘建國意識到問題的嚴(yán)重性。
“白買不至于,但效果會大打折扣?!?/p>
“如果王培基那邊釀出的酒,再和青山醇差不多……”
宋思銘已經(jīng)知道,王培基為什么要搶那些青山制酒廠的老員工了。
王培基不止是名字和包裝要高仿,連瓶子里的酒,也要高仿。
“不可能?!?/p>
“他就算把青山市制酒廠原來的員工,都挖過去,也釀不出真正的青山醇?!?/p>
“青山醇只有我和我?guī)煾福茚劤瞿莻€味。”
“別人都不好使?!?/p>
潘建國自信地說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