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第一,團結同志?!?/p>
“第二,少說多看?!?/p>
“第三,后發(fā)制人?!?/p>
倪文昭確實記得很清楚,哪怕是喝醉了,依舊能毫不猶豫地回答出來。
“那你捫心自問,這三點,你做到了哪一點?”
倪光誠問倪文昭。
“我……”
倪文昭有些啞火。
很明顯,他一點都沒做到。
“瀾滄縣是不是有個鄉(xiāng)長叫宋思銘?”
倪光誠旋即又轉入下一話題。
“是?!?/p>
倪文昭答道。
“你跟一個班子里的人斗,我可以理解。”
“但宋思銘只是一個鄉(xiāng)長,你為什么總盯著他不放?”
“江北日報關于宋思銘的報道,我都看了。”
“這應該是一個很優(yōu)秀的年輕人?!?/p>
“你要做的,是盡可能地讓他做出成績,因為他的成績,就等于你的成績?!?/p>
倪光誠已經(jīng)很久沒有這么直白地跟倪文昭說一件事了。
他一直以為,有些話,說一半,倪文昭就能理解。
但從倪文昭在瀾滄縣的表現(xiàn)來看,事實卻并非如此。
“是,我明白了?!?/p>
倪文昭嘴上應承著,但心里是完全不同的想法。
他確信,有人跑到老頭子面前,煽風點火,不然,老頭子再怎么看江北日報,也不可能記住一個小小的鄉(xiāng)長。
至于是誰煽風點火,倪文昭也能猜個大概。
這幾年,老頭子深居簡出,幾乎不見客。
甚至每年春節(jié),省里的主要領導,要來拜年,老頭子也會婉拒。
但有一個人是例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