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廠初建的時候,由于缺少資金,他拉了一個朋友入股,他自己出資百分之七十,那個朋友出資百分之三十。
后來經(jīng)營出現(xiàn)困難,缺乏流動資金,他不得已又找老家的村支書,王培陵,用手里百分之三十的股份,換來了一百萬,用于周轉(zhuǎn)。
也就是說,他雖然還是百祥制酒廠的大股東,但手里只剩下百分四十的股份。
這也意味著,酒廠每賺一萬塊錢,他只能拿四千,剩下的六千得分給另外兩個股東,但問題是,另外兩個股東,從來沒有參與過公司的經(jīng)營。
從始至終都是他一個人忙前忙后。
“不行,不能這樣。”
王培基喃喃自語。
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,只春節(jié)這一個月,酒廠就能進賬大幾百萬,而且,他接下來要走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路線。
沒準以后青山醉就能成為和青山醇齊名的品牌,那可就不是大幾百萬了,很可能是大幾千萬。
大幾千萬分出去百分之六十,想想都心疼。
“得盡快把那百分之六十的股份拿回來!”
無需太多思考,王培基便做出決定。
他先聯(lián)系梁洪芳,也就是最開始入股的那位朋友,但梁洪芳不接電話。
王培基想了想又聯(lián)系王培陵,王培陵同樣不接電話。
“這是什么情況?”
往常,王培基給這兩個人打電話,這兩個人可都是秒接。
正疑惑著,門衛(wèi)室打來電話。
“王總,有個盧宏軒的,想見你?!?/p>
門衛(wèi)報告。
“盧宏軒?”
“盧宏軒是誰?”
最近訂酒的比較多,王培基以為盧宏軒是訂酒的客戶。
送上門的錢,不可能不要。
“讓他進來吧!”
王培基旋即告知門衛(wèi)。
幾分鐘后,盧宏軒和宋思銘出現(xiàn)在王培基面前。
“宋思銘?”
王培基不認識盧宏軒,但是認識宋思銘。
看到宋思銘,他瞬間變得緊張起來。
有個成語叫做賊心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