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袍人將這個話題拋出來,王重陽微微點頭,就連原本不在意這場辯論內(nèi)容的阿飛也是在心中盤算了幾下。
在武俠的體系之中,儒、道、佛、墨等都是一些修煉的理論派系,現(xiàn)今流傳江湖大部分的武功都是道家或者佛家的,也有人號稱能夠集兩家之長的,不過大成的極少,因為這里面各家的理念實在是相互沖突,兩者兼修就會帶來武功套路上的沖突。強如掃地僧,也僅僅是做到了以道入佛終至大成,卻不是兩者兼修。
而灰袍人所說的以道學(xué)武和以武入道,卻是道家武功的兩個不同的方式。一種是講究精通道家學(xué)問,然后在某一刻恍然大悟,各種武功便也是一點即通,從而踏上武道巔峰。另一種是一開始埋頭苦練,等武功練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,忽然間也通過武功窺到了道家的無上至理,從而武功大進至大成境界。
從阿飛所知道的江湖,武林人往往走的都是后一種方式。畢竟一開始大家練武都不是本著什么道理去的。練到了最后才發(fā)現(xiàn)道理就在一招一式中,這是境界之說。黃系武俠中的破碎虛空,實際上也是窺得無上道理的一種表現(xiàn)罷了。
王重陽沉默了一會,抬頭道:“道友,以武入道和以道入武,最終的目的是不是殊途同歸呢?”
林朝英聽了王重陽這么一問,便是暗暗點頭,她已經(jīng)知道王重陽的思路了。那灰袍人想了一想,道:“殊途同歸,原也不是同歸。到了最后,道家的學(xué)問都通了,武功的道理也都通了。如果說最后的同歸。是這兩者都懂,那么可以算得上同歸。如果說有人的最后目的練武,而有人的最后目的是修道。那就不是殊途同歸?!?/p>
王重陽哈哈一笑,道:“道友的言語真是謹(jǐn)慎。那你是想要練武呢。還是修道呢?”
灰袍人卻是笑道:“這話若是依你之言做了個選擇,便是入了你的圈套了。我且問你,那些少林派的和尚,是練武呢,還是念佛呢?這兩者原是不可或缺,當(dāng)年掃地僧的‘武學(xué)障’一說也是大有道理的。”
王重陽點點頭,道:“此話是沒錯。但是如果現(xiàn)在讓我選擇,我會選擇以武入道這一說?!?/p>
灰袍人愣了一下。道:“這不像你,你是重陽真人,全真教的祖師爺,若說你醉心于武道,這個世上沒幾個人會相信?!?/p>
王重陽道:“你這話也是沒錯。我是說現(xiàn)在,此刻我王重陽來選擇,我會選擇最終的目標(biāo)是練武,而不是修道?!?/p>
“莫非你對道家有了疑惑?”,灰袍人不解。
王重陽搖頭,道:“不是不解。如果再換了一個時候,或許就會選擇修道了。”
灰袍人哦了一聲,選擇了低頭沉思。他好像是從王重陽的言語中悟到了什么。
這兩個人舌燦蓮花,不過阿飛腦子有些亂。兩個人說著說著已經(jīng)說到了一些哲理和思想政治的級別了,阿飛覺得灰袍人說的有些道理,也覺得王重陽說的有些道理,偏偏最后兩個人的話又有些不好理解,聽起來云里霧里的這讓他很是不爽。他斜眼看了其他人,發(fā)覺林朝英也是若有所思,青梅竹聽得津津有味。阿飛嘆了口氣,只能理解為玩家和npc不同。
過得一會灰袍人又道:“重陽道友的說法。無非是時刻不同,人的想法也不同罷了。不過我所讀的道家典籍中。都講究一個通達的道理,這是不會變的。若是時刻變幻。那便也不是道理了?!?/p>
王重陽皺了皺眉,這一下輪到他沉默了。阿飛也聽懂了,道理就是道理,就像他學(xué)物理和數(shù)學(xué)的時候,總有一些公理和公式一樣,若是他們是不斷變化的,就不是公理和公式了。不過現(xiàn)代科學(xué)的發(fā)展,已經(jīng)不是去尋找那些不變的公理和公式,而是想要在不斷變化的事物中尋找其中永恒不變的關(guān)系,所謂不重因果重關(guān)系,這也是大數(shù)據(jù)的理論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