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渡指了指身后的糧草:“我若不是謝渡,何必將這賑災救濟的大功德給他?而且,這是我的戶帖,若有識字的,只管來看。”
出發(fā)前,他已預料到這種情形,帶上了自己的戶帖,以明身份。
一名面黃肌瘦,做讀書人打扮的年輕人從人群中走過來,看了他的名帖,對其他人說:“的確是謝刺史無疑。”
隨著他話音落下,有人哭道:“謝大人,您是我們老百姓的青天,您快救救我們吧,朝廷再不管,我們不餓死也要凍死了?!?/p>
謝渡指向一旁的杜知維:“這位是杜知維杜先生,待會兒我會讓杜先生領著大家支大鍋熬粥,各位父老鄉(xiāng)親先吃一頓飯?!?/p>
“等下午,讓我的護衛(wèi)們幫大家把房子先蓋出來,好歹有個取暖的地方?!?/p>
“現(xiàn)在,大家可以讓開了吧?”
百姓們老老實實分開,讓路讓出來。
忽地,那書生回頭,看向杜知維,半晌才問:“您是當年杭州城的杜大人嗎?”
杜知維看他,笑了笑:“我早就不是什么大人了?!?/p>
書生眼眶shi熱,說:“您來了,我們就不怕了?!?/p>
他回到人群中。
不知道說了什么。
剛才還躁動不安的人群,一下子變得安靜下來。
謝渡命人就地安頓,派了八組一百人的隊伍,各往東南西北去尋五里內(nèi)的村落,帶著糧草前去賑災。
很快,寧寨的空地上支起三口大鍋,煮起熱騰騰的白米粥。
不到半個時辰,米香味彌漫整個村落,百姓們眼巴巴圍著鍋爐,等著開飯。
護衛(wèi)們組織村民排隊,一人盛一碗粥。
待吃完后,一名護衛(wèi)才朗聲道:“各家有十八到四十歲之間人口的,不論男女,多發(fā)一碗粥?!?/p>
很快,鍋爐前站了十幾個人。
護衛(wèi)給他們盛完粥,又道:“還有哪些人家里沒了勞力的?”
這次,沒人應聲。
天災之下,民不聊生,家里的青壯年都沒能活下來,何況老弱。
護衛(wèi)見慣了大場面,仍是不由得嘆口氣,揚聲道:“村長呢?”
有人說:“村長一家都沒了,大雪壓垮了房子,都砸在了房梁底下。里正一家也都沒了,背著大家偷藏糧食做飯,被人發(fā)現(xiàn)了,跟村里幾個餓極了的漢子打架,都死了?!?/p>
護衛(wèi)沉默片刻:“有沒有主事之人?”
剛才那名面黃肌瘦的書生走出來:“官爺有什么事,跟我說吧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