顧成言皺著眉,問道:“那該如何是好?許大人可有應對之法?”
許忔年很高興顧成言依賴自己的表現(xiàn),心想:雖然是驚才絕艷的顧大人,但畢竟年少不經事,遇到這樣的境況,還得他這樣略長他幾歲的人拿主意。
于是安撫他說:“不如咱們還是先將賬簿好生整理清楚,再私下先行查驗著,你我二人互相幫襯,想來應該也不會被第三人發(fā)覺,待人證物證齊全,再上報陛下圣裁!”
說完還朝著皇宮的方向拱了拱手。
顧成言恍然大悟,十分敬佩的看著他說:“許大人果然思慮周全,那一切就聽許大人安排?!?/p>
許忔年捋著自己的美髯笑的十分得意。
卻沒注意到顧成言的嘴角比平日上揚。
顧成言的一舉一動,皇帝自然都看在眼里,心中對他十分欣賞。
“善戰(zhàn)者求之于勢,不責于人。”
聰明人做事注意懂得借勢,而愚蠢的人卻只知一味自己用力。借勢可以四兩撥千斤,悠然的隱于其后,坐收漁利,自己費力與之相抗衡,艱難不說,還容易將自己置于敵人的視線之中,順勢而為,不留痕跡,才是最高明的做法。
可惜這么聰明的人不是自己親生,端王昌玄有小智慧,但容易心生傲慢,真正堪為君王之人,必定要懂得時時刻刻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,不能隨意讓人看透,這一點,連舒玄做的恐怕都比昌玄要好,也是時候該給他吃些苦頭了。
皇帝實在是太喜歡顧成言這個人了,十分遺憾他不是自己的兒子,但想起近幾日頻頻來自己跟前送湯的女兒清和,突然有了成算,哪怕不是自己的兒子,也是可以成為一家人的!
大內總管來報:“陛下,清和公主到了,說是寫了一手詩,望陛下指點?!?/p>
皇帝極其喜愛有詩才之人,滿朝皆知,所以清和這個繼承了她母妃淑妃的柔和性子,又頗有才學的女兒極為受寵,是可以經常出入御書房的。
“給父皇請安。”清和公主娉婷玉立,優(yōu)雅溫和。
跟顧成言倒是性子有些相像,想必也能合得來,皇帝心中想。
“聽說清和今日寫了首詩,快叫父皇看看。”
清和笑著上前,將懷中的紙張取出鋪開。
皇帝見慣了朝中男子的豪放詩文,乍一見這等小女兒的溫婉愁緒,倒也覺得別有一番韻味。
“清和的詩中藏著一縷情絲,可是有喜歡的青年才俊了?”皇帝打趣道。
清和揉著手帕,垂下眼簾,羞澀地不說話。
“罷了罷了,父皇不問你,晚上去你母妃那里再問,那清和不妨與朕說說,那人是怎樣引得朕的公主心動的?”
清和的目的本就是希望由母妃替自己向父皇開口,既然已經達成,其他的倒也愿意主動說出來。
“父皇,清和說了,您可不能笑話我。”小女兒的姿態(tài)羞怯可人,拽著皇帝的袖子輕輕搖晃撒著嬌。
皇帝大笑,倒是很吃這一套。
“朕肯定不笑話你!說吧說吧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