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覺不妥,梁將軍出仕多年,且不說禁軍中事,單論朝政變化,與舊時大有不同,貿(mào)然召回,非解決之法?!?/p>
以子駁父,好不精彩的畫面。
眾臣詫異的同時,不免懷疑這是否也是一場唱紅白臉的戲碼,殿前空前一致的默契沉靜,皆不敢輕舉妄動。
林仲檢面對此景,并無惱怒,反而從容道:“中丞言之有理,不過方才老朽也說了此舉無奈之處,是以中丞反對,需說出更好地解決辦法,空口來講,恐怕陛下也難斷是非?!?/p>
“補位代職,此時言之尚早?!?/p>
林知瑾仍不退縮,又道:“離年底封印還有月余,武毅侯只是提審,只要案子進度沒有拖延,怎會論不出個結(jié)果來?”
林仲檢微微一笑,視線側(cè)移,“有無結(jié)果,這便要問此案主審了?!?/p>
眾人目光隨之波動,當事人被迫抬頭回道:“回陛下,重審進度皆按三司流程來辦,至于武毅侯……目前還在核查各處細節(jié),暫不能釋放?!?/p>
“還要多久?”林知瑾追問道:“年前能不能將人查清,連個準話都沒有么?”
梁頌年拱手道:“中丞也曾擔任要案主審,當知其中變故頗多,如今人證直指,理應細細盤查,斷不敢疏忽大意,亦不敢隨口承諾。”
有理有據(jù)好口才,嚴絲合縫無破綻,林知瑾一時語塞。
此時,林仲檢接話道:“禁軍統(tǒng)領的位子不只是他蘇恒一人能坐,中丞非新官上任,當知朝廷時局的輕重緩急,現(xiàn)下是要有人負責此事,若只等案子結(jié)果出來再議,未免太拖沓了些?!?/p>
眾臣心中唏噓,姜還是老的辣,甭管是不是自家人在做戲,現(xiàn)下看起來還是林仲檢占了上風。
大殿上靜了半響,仍無人進言,這最終決斷便落在了皇帝身上。
“其他人可有異議?”
無人應答。
奉元帝又道:“江協(xié)辦,邱尚書,你二人掌管吏部,在任免調(diào)動上最有話語權(quán),此事可認同?”
兩人聽言上前,在邱尚書斟酌著如何開口的時候,江淮景已直言不諱道:“臣本有異,可剛剛林相說了空口無用,臣絞盡腦汁半響,也沒能想出個更合適的人,所以并無異議可論?!?/p>
“邱尚書也是這么想?”
“回陛下,臣等無能,”邱尚書懇切道:“臣等近日將官吏籍冊翻閱數(shù)遍,也曾想過從地方調(diào)任,或副將分領事務,只是此等高位要職,非一般人能擔之,確無合適人選?!?/p>
“好,好啊,”奉元帝付之一哂,轉(zhuǎn)而朝眾人慍怒道:“看來我朝真當是無人可用了!滿朝文武數(shù)日連個人選都說不出來,最后竟需臥病的中書令來舉薦早已出仕的老臣救局!”
在場中立者不敢冒頭,守舊派不會去駁林仲檢,剩下那些無論是私下抱團求安穩(wěn),還是主張改革創(chuàng)新的,現(xiàn)下皆是有心無力,與皇帝一起被逼到了這般境地。
重重壓抑的氣氛下,林仲檢雙手呈折本,高聲道:“請陛下準奏。”
一眾低頭下,或有幾個膽大好奇者抬頭查看,但又在瞥見奉元帝冷冽到有些瘆人臉色時,迅速沉下頭去。
“朕若不準,是否也空口無用啊?”
奉元帝默然許久,拋出了這么一句冷冰冰的話,并沒什么語氣和聲量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