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張董清正廉潔了一輩子,到頭來,因為兒子,弄了一個晚節(jié)不保,真是不值?!?/p>
柯思昂隨后又感慨著說道:“如果當年,張董同意第三制藥廠改制,可能就沒有眼下這些事了?!?/p>
“第三制藥廠當年有改制的計劃?”
宋思銘只知道江臺市第三制藥廠是國企發(fā)展的典型,成功度過了改制大潮,以純國企的身份,從一千多萬的銷售額,發(fā)展為幾百億銷售額,并成為國內最大的抗生素供應商。
“當然有?!?/p>
“當時所有人都同意改制,就作為廠長的張董不同意。”
“張董告訴大家,改制并不是仙丹靈藥,并不是改制了,廠子就能活下去?!?/p>
“許多先一步改制的廠子,該死還是死。”
“只有找到問題的根源,大家齊心協(xié)力,才能渡過難關。”
“然后,張董就對第三制藥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?!?/p>
“在他的領導下,第三制藥廠僅用了一年時間便扭虧為盈,接著,便開啟了一段長達十年的高度發(fā)展期?!?/p>
“一年一個小臺階,兩年一個大臺階,張董領導第三制藥廠的第五年,第三制藥廠就變成了江北制藥集團?!?/p>
作為親歷者,柯思昂講述第三制藥廠的發(fā)展歷程,同時,也是講述張巍然輝煌的前半生。
講到最后,柯思昂說道:“假設當年,張董同意改制,今時今日,他可能就是一位身價百億的私企老板了,又怎么會因為一點蠅頭小利,幫人走私?”
“但這是現(xiàn)實世界,沒有假設?!?/p>
宋思銘提醒柯思昂。
“是,現(xiàn)實世界沒有假設?!?/p>
柯思昂點點頭,說道:“每一個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但是,我覺得,眼下這個局面是多方因素造成的,張董有罪,但罪不至死,真以走私毒品罪來起訴的話,他大概率會被判死刑。那樣的話,會讓無數(shù)人寒心?!?/p>
宋思銘認真聽著,并沒有因為柯思昂曾經是張巍然的下屬,偏向張巍然說話,就認為柯思昂的每句話都是錯的。
就比如柯思昂說的,張巍然被判死刑,會讓無數(shù)人寒心。
雖然,無數(shù)人這個詞肯定是夸張了,但肯定會有一部分人,有類似的感受。
畢竟,張巍然是真正為社會為國家做過大貢獻的。
雖然在法律中,功是功,過是過,但古來就有功過相抵這個詞,即便是法庭上,也會出現(xiàn)有立功表現(xiàn),從輕發(fā)落這樣的措辭。
在張巍然的量刑上,的確是應該慎之又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