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不能發(fā)出太大聲音,天色又黑暗,用時兩個多時辰的時間,一條浮橋終于做成了。
細娘的彈石車營,立刻將準備好的黑壇子,背著踏過浮橋。
來到城門洞內(nèi),四個黑色粗瓷壇子,被放在兩扇厚重的城門腳下。
為了保證爆炸效果,兩個放置在城門邊,門軸下。
另外兩個則放在門扇中間,外面用石板壓住。
然后將引線牽出來,順著城墻往一邊走,距離城門十多丈的距離,蹲下來等待命令。
城對面的山林中,已經(jīng)埋伏好了無數(shù)軍卒。
騎兵都放棄了戰(zhàn)馬,手里提了鋼刀,長矛,背上有皮套,里面放了弩弓,外罩一身皮甲。
林豐等一眾將領,也悄悄來到護城河外,安靜地看著城墻上的巡邏隊。
等軍卒跑過來,報告一切準備就緒后。
林豐輕輕一擺手,示意開始行動。
幾個負責傳令的軍卒,立刻竄了出去。
蹲在城墻腳下的工兵,接到動手的暗號,立刻伸手將火折子點燃,往引線上一碰。
在黑夜里,一簇火花,活潑地跳動著,往前飛跑。
所有隱在黑暗中的將士,都緊張地注視著那簇火花,一路蹦跳著鉆進了城門洞內(nèi)。
片刻間,城門洞內(nèi)火光一閃,隨即響起數(shù)聲巨響。
城墻上巡邏的府軍,就覺得整個城墻都晃動了幾下,腳下不穩(wěn),差點跌翻。
隨著爆炸聲響起,埋伏在山林間的軍卒,立刻起身往前沖去。
火光映照的四周雪亮一剎間,讓軍卒看清了河面上的浮橋。
無數(shù)軍卒涌上了浮橋。
城門洞內(nèi),兩扇厚重的城門,被炸塌了,歪斜著倒在城門洞邊。
有一扇還燃起了火苗。
整個沉睡的天枳城,被巨響震醒了。
雞犬吠叫,孩子哭鬧,各種嘈雜聲響起。
黑巾會堂主左梁,也被巨響震得從床上坐了起來。
驚疑片刻:“什么聲音,誰在外面?”
有站崗的黑巾會眾,在門外答應一聲。
“堂主,好像是城門方向傳過來的,不知何物?!?/p>
“去看看,立刻回報。”
知府曲不封也驚醒了,有丫鬟上前掌燈,服侍他穿戴衣服。
喬巨山則是一夜未睡,歪坐在府軍營部打盹。